续《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十一)》。

  晁补之生平

  元丰二年(公元1079年)进士,授澶州司户参军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。

  元祐间调京,历任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后派任扬州通判,又召回秘书省等职。

  绍圣初,出知齐州,后来因修《神宗实录》失实罪名,连贬应天府、亳州、信州等地。

  宋徽宗立,召拜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崇宁追贬元佑旧臣,出知河中府,徙湖、密等州,后退闲故里,啸傲田园。晚年起知泗州。死于任所。

黄庭坚-4.jpg

  晁氏为北宋名门,文学世家。高祖晁迪,赠刑部侍郎。曾祖晁宗简为尚书刑部郎中,知越州,赠特进吏部尚书。又高叔祖晁迥,宋真宗朝任翰林学士承旨、太子少傅。迥子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,可谓名重一时。补之族叔晁端礼(1046—1113),字次膺。一作元礼。词人。常与补之唱和。

  徽宗政和三年(1113年),进《并蒂芙蓉》词,得徽宗称赏,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。“与万俟雅言(咏)齐名,按月律进词”。(《唐宋诸贤绝妙词选》卷七)未及供职即病逝。著有《闲适集》、《闲斋琴趣外篇》。由于世族的逐渐衰落。补之父晁端友仅做过上虞令、新城令之类小官。

逸仙传奇.jpg

  补之堂弟晁冲之(生卒年不详)字叔用。诗人。早年师事著名诗人陈师道,隐居阳翟(今河南禹县)具茨山。为吕本中《江西诗社宗派图》所列26人之一。其诗“专学老杜诗”。(《紫微诗话》)笔力雅健,风格高古,为刘克庄、王渔洋等诗家所称赏。有《晁具茨先生诗集》15卷。

  其子晁公武(约公元1105—1180年),字子止,人称昭德先生,是宋代著名学者、目录学家、藏书家,所著《郡斋读书志》,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。

  补之从弟晁咏之(生卒年不详),字之道,少有异才,深受苏轼赏识,著有文集50卷,已佚。其他,如其从叔晁端淑、从弟晁说之等,皆有文名。

  未完待续《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十三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