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庭坚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。一生创作了很多行书精品,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《松风阁诗帖》。

 

  宋徽宗崇宁元年( 1102年)九月,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,途经松林间-座亭阁,在此过夜,听松涛而成韵。

    松风阁诗帖》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用行书写成,墨迹纸本。纵32.8厘米,横219.2厘米。全文计29行,153字。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,海拔160多米,古称樊山,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、宴饮祭天的地方。《松风阁诗帖》的主旨就是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,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。

  松风阁诗作于黄庭坚晚年,其风神潇洒,长波大撇,提顿起伏,一波三折,意韵十足,在清新优美的《兰享集序》和郁勃苍劲的《祭侄稿》之外另创一种健爽英杰的书风,堪称行书之精品。

  郑板桥在《题画》中说: “山谷写字如画竹,苏东坡画竹如写字。不比寻常翰墨间,萧疏各有凌云志。”试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》,以“画竹法作书”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。其风格清劲,出锋尖利,笔画挺拔,纵横穿插,使人如见翠叶交枝, 竹影婆娑。

  《松风阁诗帖》的书法用笔,明末冯班在《钝吟杂录》中说道:“ (黄庭坚)笔从画中起,回笔至左顿腕,实画至右住处,却又跳转,正如阵云之遇风,往而却回也。”黄庭坚书法的起笔处欲右先左,由画中藏锋逆人至左顿笔,然后平出,无平不陂,下笔着意变化,收笔处回锋藏颖,就像黄庭坚自己所说的: “于燹道舟中,观长年荡桨,群丁拨棹,乃觉少进,喜之所得,辄得用笔。”黄庭坚从船夫划船荡桨中领悟笔法,线条-波三折,笔笔精到,气势开张,结体舒展,心手调合。笔墨又如人意,所以出此杰作。

  所以今人学习黄庭坚书法,可以松风阁诗贴为范本,定要注意峻拔英挺,悬腕中锋,长的线条要一波三折, 纵横多姿,要用周身的力量带动笔势行走,不断地出现波澜。否则,是很难掌握黄庭坚书法精髓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