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《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十三)》。
重法韵胜尚意的书学观。
心能转腕,手能转笔,书字便如人意。
黄庭坚论书法,重一个法字。他说:”欧阳文忠公颇于笔中用力,乃是古人法。“”周子发下笔沉著,是古人法。“”然其书极端正,字字入古法。“此法主要是用笔之法。黄庭坚强调贵在遣形取法,要掌握用笔的内在规律。他在《跋与张载熙书卷尾》中说:”字书欲先知用笔之法,欲双钩,回腕,掌虚指实,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。“又在《论写字法》中说,”凡学字时,先当双钩,用两指相叠,促笔压无名指,高提笔,令腕随己意左右。“古人论书,言笔法者甚多,而黄庭坚所言”双钩、回腕、掌虚指实,以无名指倚笔“,这几点正是书法最基本的用笔技法。尤其是高执笔,是黄庭坚独特之秘,”提笔去纸数寸,书当左右如意,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撼。“这种悬腕作书,扩大书写范围,提高笔画的表现力,对学习大字及草书大有益处。
黄庭坚注重笔法,说:”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,庄周淡自然,纵横说无不如意,非复可以常理待之。“他把笔法看作和中精神本质的直接体现,他借用禅宗”字中有笔,如禅家句中有眼》“的语言,以眼目来喻要旨的妙道,说说明在笔法中直接包含了人的精神境界的体现。
黄庭坚认为用笔应该”锋在笔中,意在笔前。“他在《题锋本法贴》中说:”心能转腕,手能转笔,书字便如人意。古人工书无它异,但能用笔耳。“用笔要”擒纵。擒而能留,纵而能收,用拙非拙,似流非流,而达到落笔奇伟,丰劲多力“的功夫。用笔还要沉着痛快。即既要沉厚而不轻浮,又要爽快利落,这就是笔力遒劲,笔势流畅的表现。所以黄庭坚在评柳公权《谢紫比跋鞋帖》时说”“笔势往来如铁丝纠缠,诚得古人用笔意。”
用笔要有笔意。黄庭坚说:”张之学古法帖,用笔如快剑砍阵乏和气,或身往而腰体不随,盖用功少,不尽古人笔意耳。“”今寄王羲之《黄庭经》,张长史《草书千文》,可观古人用笔之意。“”范文正公书《伯夷颂》,极得前人笔意。“笔意是指书家的意趣、气韵在运笔中的表现,表现于点画的姿态、字体的结构之中,这就是用笔好坏的根本之点。黄庭坚晚年”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,乃觉少进,意之所到,辄能用笔,当即指此。
未完待续《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十五)》。